作者:李佳树 年级组:五年级组 更新时间:2020-05-18 07:10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成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1号坑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1号坑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为2号坑和三号坑。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至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面密集的塔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二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坑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一般拥有低级、中级、高级三类,一般士兵不带冠,而军吏带冠。普通军吏的冠和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的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持青铜兵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另外还有驭手俑,跪射俑……各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另外还有车马,鞍马,匹匹健壮,膘肥体壮。
秦俑丰富而生动的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这些俑都是由古代的陶工们辛辛苦苦捏出来,打磨出来的。秦兵马俑凝聚着陶工们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指导老师:陈雅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