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嘉羽 年级组:五年级组 更新时间:2019-10-22 08:18
秋天来了,洛阳城变得凉飕飕的,小孩子穿上了长袖,小草换上了黄色衣服。看着变红的树叶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公务在身,常年漂泊在外的我孤独地站在门口,心中充满了落寞。
“得得得……”一阵马蹄声从前方传来。翘首一看,那不正是幼年时的好朋友李子吗?我连忙叫住他:李子,快停下来,我是你的好朋友张籍呀!”李子一听,连忙勒住马,又惊又喜:“张籍,你怎么住这?”我并没有回答他,而是把他带进了书房。听到李子去年回过家乡,现在又准备回去时,我大喜过望,非要他洛阳留宿一晚,请他带封家书回乡。
晚上,我独自在书房里写起信来。心中有千言,有万语,一时竟不知从何写起。好不容易动了笔,写着写着,有时觉得前面漏写了,又赶紧补回去;写着写着,又觉得修改得太多了,怕家里人看不清,又再抄一遍;写着写着,又觉得字写得太过潦草,又再抄了一遍……这样,一直折腾到深夜才写好。
第二天,李子来拿信了。我郑重地把信递给他,他也小心地把信收好。可当他刚上马,我便又扯住他:“李子,我的信里漏写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快,快,快把信还给我,让我补补……”反反复复这样,弄了好几次,弄到后来,连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李子终于可以走了,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景,想到远在家乡的爹娘,我的鼻子一酸,吟出了几句: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吟罢,不知何时,两颗滚烫的泪珠已经悄然落下。
教师点评:改写围绕诗意展开,但不拘泥于诗意,而是扣住诗中游子思乡,既盼且伤的意境,把游子心中的凄楚与落寞刻画得淋漓尽致。
指导教师:王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