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祁科 年级组:六年级组 更新时间:2017-11-24 10:58
常州大麻糕远近闻名,是常州的风味名点。只要吃过大麻糕的人定会眉飞色舞,啧啧赞叹。它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可光会吃不行,更要会做,这不,在星期一,我们班全体向食堂进发,——学做麻糕去喽!
同学们早早地就准备好了材料:面粉、白糖、色拉油……当然我也不例外,主力工具擀面杖就在我手中。一到下午,同学们便蜂拥而至,挤满了食堂的大厅。原本寂静的食堂顿时变得热火朝天,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有的兴奋得乱蹦乱跳,脸上笑开了花;有的同学正细心地检查着自己带的东西,生怕漏了什么材料;还有的同学正讨论着麻糕的做法呢……大家笑逐颜开,高兴得不亦乐乎。
终于开始做了,心灵手巧的女生们首先动起手来。我也紧跟其后,毫无经验的我根本不知所措。我被分工揉油酥,看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我把面粉倒入盆中,加入少许油,就开始揉了,可我不管怎么使劲,油酥就是不成团,好似调皮的娃娃,东黏一块,西黏一坨,这可把我气坏了,当下我将盆挪到了方凳上,弓起身子与面团开始了“大战”。大概有十多分钟,我早已汗流浃背,两臂酸软得快抬不起来了,面团才渐渐成型。我瘫在桌旁,女生们也已将油皮揉成了光滑的一团,看起来很成功。
老师为大家示范包油酥的过程了。只见她将捏成扁圆型的油皮托在左手,将一块油酥放在中央,然后左手四指包拢,拇指帮忙将油酥往中央摁,右手拇指和食指则配合着将边皮逐渐捏拢,最终形成一圈褶皱,活脱脱一只肥白滚圆的萝卜丝包子!这还不算,老师又抄起擀面杖,将包子擀扁又卷成圆筒,再擀再卷,连续几个回合下来,油酥油皮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之后再包上糖馅,擀出圆饼形,有的擀成鞋底式的长圆形。她手脚利落地在胚子表面刷上糖浆,再撒上芝麻。看着一块又一块的漂亮麻糕半成品纷纷在老师手下闪亮登场,我们心中既是羡慕,又是嫉妒,老师包起来容易,我们包起来可难如登天——前面几个环节还是一帆风顺,可收口时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只因我捏了块又大又肥的油酥,所以油皮外口合不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把边缘捏拢,油皮的“胖肚子”已经鼓鼓囊囊地绽开了口子,暴露出了肥厚的油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过擀面杖将手中的这一团擀平,再卷,再擀平,其间,面皮不时呈现出“破洞”状,我也懒得再补上,折腾了半天,油皮和油酥总算“合二为一”了。接着再捏成圆饼包进糖馅,这回我吸取教训,大大减少了糖馅的分量,果然就顺利多了,很快,鞋底状的麻糕胚子擀出来了!我刷上糖水,把麻糕放入装满芝麻的盒子中,只听“啪”的一声,麻糕上粘满了芝麻,我小心翼翼地把麻糕放入烤箱中,心中很是期待……
大家很是用心,作品更是形状各异,有大的、有小的、有鞋底型、也有爱心型的,最可笑的竟然做得像八爪鱼一样,哈哈……同学们个个“粉头油脸”,两眼却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没过多久,麻糕新鲜出炉。看!咱班的吃货们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嘴里鼓鼓的边咀嚼着,心中满足极了;有的女生拿着麻糕,左看看,右瞧瞧,舍不得吃,毕竟这是自己好不容易做的麻糕;而我也期待地咬上了一口,嗯!色泽金黄,皮薄酥重,就一字——“爽”!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做地地道道的常州麻糕,这些麻糕虽然外形丑,但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