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翔宇 年级组:五年级组 更新时间:2019-02-19 14:34
业精于勤,荒于嬉
----学篆刻带来的启示
我有很多兴趣爱好,篆刻便是其中之一。我已学习篆刻好几个学期,今年暑假妈妈帮我报了篆刻暑假班,让我趁热打铁。
一进入那古色古香的木门,就会把我的思绪带到更深一层的情境,还是那蕴含文化的毛笔,还是整齐有序的桌椅,还是那位博学多才的陈先生。每日的写毛笔、练书法、写印稿、打格子、写石头、刻印章。篆刻不仅是艺术活,还是个力气活,它难得让我手疼心痛,而且这样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很枯燥。可陈先生鼓励我们说:“学习本身就是枯燥的过程,只要坚持下来,你就成功了。”他的教导给了我很大的动力。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刻刀碰石头的声音不再是沉重的“沙沙”声,而变成了清脆的“噌噌”声,那天刻的“三封左尉”先生评价“平正匀落,疏密统一”大大的对我赞赏一番,一高兴还赠送了我那块石头。我有些飘飘然了,先生就告诫我:“人的内心是不能浮躁的。”我听从先生建议,开始静下心来,每日坚持早读《论语》增强语文功底;每日坚持写篆书锻炼自己的恒心。在这样的勤奋努力下,我的篆刻水平直线上升,在同学中出类拔萃,先生甚是欣慰。
转眼到了八月份,我和妈妈决定去广东旅行。临走的前一天,先生再三叮嘱我,带好学习用具,一定要多多练习篆刻。可一到广东,我就将一切抛之脑后,只顾吃喝玩乐,把原本的功底废得一塌糊涂。这学期回来后,篆刻的第一个印章是“巧工司马”。这四个字我以前刻过多次,应该很得心应手。可一个多月未练习的我,不仅篆书水平一落千丈,拿起刻刀也手忙脚乱,刻了很久,还是没找到要领。一看石面,章法杂乱,轻重不匀,坑坑洼洼。我窘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懊悔不已。
这件事告诉我一个道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不能因为一点成就就自大,不务正业;万事要坚持不懈,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