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梓予 年级组:高中组 更新时间:2017-11-01 15:59
房子的主人换了。
原来的老奶奶被儿子接回去住了,于是,这间房子就卖给了一对新婚夫妇。
原先破旧的木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扇黑黝黝的防盗门。门大而典雅,锁也很配,与门的颜色很吻合。
不过,自从老奶奶搬走后,来这里串门唠嗑的邻居就少了,也许是这冷冰冰的防盗门挡住了邻居的热情,也许是新婚夫妇跟邻里还不熟悉。
以前,这门虽旧,开门时还会发出讨厌的“吱呀”声,但每到周末,老奶奶的儿子儿媳就会回来陪她,从房间里飘出来的问候声和饭菜香气,让经过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如今,这里进行了重新装修,显得现代和摩登了许多,年轻夫妇也似乎很忙,每次进出这扇门都很匆匆,外人很难洞悉门里的一切。
又到了周末,晚上,丈夫去拜访领导,求领导办点事。在领导家里坐了半个多小时,趁领导不注意,掏出皮夹,拿出一张预先准备好的购物卡。临走前,塞给领导。虽然对方推辞了一会,但最终还是收下了。
回家的路上,丈夫的心情显然轻松了许多,毕竟领导收下了,事情应该有点眉目。已近午夜,走进楼梯,爬上楼,站在自家门前,看着过年时贴的“福”字,心中荡漾着一种幸福。
刚要开门,一摸口袋,发现钥匙没了,而皮夹还在。
钥匙怎么没了?是不是出门的时候忘带了?不会的,晚饭后临出门时特意摸过口袋,这也是上次弄丢钥匙后他的习惯动作,妻子也曾笑话他这是“条件反射”。
他习惯把钥匙和皮夹放在同一个口袋,反复回想着到领导家的来回路上,都没有动过这个口袋,应该不会丢在路上,肯定是在领导家掏皮夹时,因一时心急,把钥匙给挤掉了。一定是刚才有点心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领导身上,以致连钥匙掉了也没发觉。
妻子在外出差,要一个星期才能回来;这么晚了再到领导家去找钥匙,似乎有些不妥,估计领导的脸色也不会太好看,说不定刚有点眉目的事情又黄了。
他的心情开始烦躁起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弄丢钥匙了,一个月前,妻子回娘家,他在外随便吃了碗面条回来,翻遍所有口袋,就是没找到钥匙。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隔壁的门开了,一位老者得知他的窘境后,二话不说,从家里拿了一个工具箱过来。
他木楞楞地看着老者,有点不知所措。老者似乎没在意,自言自语地说着:自己年轻的时候当过锁匠,很多门锁都会开,甚至有些保险箱的门也会。
只见老者戴上老花镜,端详了一会锁眼,拿起一件工具,插进锁芯里,然后又猛地一转。“啪嗒”一声,门开了。
丈夫连声道谢,进门时却又怪怪地瞟了一眼老者。
老者什么也没说,收拾工具,一颤一颤地回去了。
一星期后,他趁老者出去买菜时,请人换了一把锁。
这锁粗略一看,跟原先的那把锁无论颜色和造型,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多了一层密码,密码上面覆盖着一块跟锁一样颜色的盖板。开门时,需要钥匙和密码同时匹配才能打开……
他烦躁地在门口踱着步,掏出手机给妻子打电话,讲述着钥匙丢了后的烦恼,诉说着一个人在家的寂寞,说着说着,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
透过“猫眼”,隔壁的灯亮了起来。
“吱呀”一声,隔壁的门开了。老者披着睡衣,夹着工具箱,出来了,嘴里嘟噜着:“又把钥匙忘了?”
他唔了一声,退到旁边。
老者戴上老花镜,打开工具箱,取出工具,插进锁芯,捣鼓了一会,抬头看着他:“你把锁换了?”
他尴尬地躲闪着老者的眼神,又唔了一声。
“这锁我开不了。”老者收拾工具,转身进了隔壁门里,临关门前,老者用怪怪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啪!”门关了。楼道里只留下两扇冷冰冰的防盗门,和丈夫孤零零的身影……
窗外,一阵寒风吹来,穿透了楼道,在两扇冰冷的防盗门外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