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殷惟昊 年级组:六年级组 更新时间:2017-11-07 09:26
以女性的名义出版书籍,被人唾骂,嘲讽;以男性的名义出版,撼动文坛。这看似荒诞不可能的事却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还记得夏洛蒂·勃朗特吗?她是英国女作家,1816出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后,夏洛蒂被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生活环境极为恶劣,她的两个妹妹先后感染上肺病,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童年。15岁时的她曾做过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这条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莉一起去比利时布鲁塞尔进修法语和古典文学。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这些遭遇激励了她表现自我强烈欲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
全文贯穿着两条线索。一是夏洛蒂的成长经历:贫苦中奋斗——写作中受挫——思考中转型——努力中成功。这条线索展现了夏洛蒂三姐妹不屈的奋斗历程,表现了她们坚强的意志。二是夏洛蒂三姐妹与保守观念和陈腐偏见抗争的线索。文中诗人罗伯特·骚塞的一句话,反应了当时社会的保守观念和陈腐偏见:“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该是妇女的事业。”而夏洛蒂三姐妹的成功,更是女权苏醒的象征,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
其实,没有人天生永远是“小草”,也没有人天生就能当“大树”。即使是“小草”,只要不忘初心,秉持着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意志,并不懈努力,终有一日,也会长成“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