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若心 年级组:五年级组 更新时间:2018-08-30 10:41
《马老师喜欢的》读后感
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五年(4)班 朱若心
指导老师:陈文霖
暑假,我读完了《看望》这本书,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代表作有《女儿的故事》《绿光芒》《相信童话》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马老师喜欢的》这篇短文。这是梅子涵第一篇发表于《少年文艺》上的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该小说还在1957年--1979年22周年的文学评奖中,获得了一等奖。
故事主要讲:马老师是新来的班主任,因为长得不漂亮,脸上有很多麻子,班上很多同学在课堂上纷纷纷议论并嘲笑她。她在同学们中发现一个坐姿端正、安静乖巧的女同学维小珍。她的爸爸在青海劳改,妈妈是清洁工,每月工资只有三十几元,还要抚养小珍和弟弟。因为家庭贫穷,班里的同学没几个关注她,有些甚至还欺负她。去春游的时候,同学们都带着蛋糕、面包和糖,而小珍却只是咬一口饼、喝一口水……这一切都被马老师看在眼里。
为了进一步了解小珍的家庭情况,马老师决定进行一次家访。路上,马老师遇见在街边卖茶水赚学费的小珍,知道小珍在这么困难、忙碌的生活中,还坚持看书学习,她深受感动并支助小珍5元钱,帮她凑学费。小珍在马老师那里感受到浓浓的爱意,逐渐变得活泼、自信,学习成绩也迅速提升。国庆篝火晚会上,她戴上了红领巾,还朗诵了自己写的诗:《我有两个妈妈》。同学们都被感动了,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从此以后,班里再也没有人欺负小珍,每次玩游戏大家都喜欢叫上小珍;出去玩也给她带好吃的,并帮她凑足学费。没有人说马老师最喜欢维小珍,因为他们每个人几乎都能说出一个马老师喜欢自己的故事来……马老师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包容和温暖,让全班同学学会了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
故事里的小珍是不幸的,因为家庭贫穷,她只能在闲暇时间通过卖茶水来赚取学费;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有马老师及同学们的关爱和支持。生活中,有许多像小珍这样的孩子,他们因家庭贫困活得艰难又卑微,但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他们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令人心生敬仰。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马老师的爱,就像轻柔的雨水,滋养着一棵棵弱小的幼苗;她的爱,就像灿烂的阳光,温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有些虽是小事,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影响着学生的心灵。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